-
一次性袖套
-
無紡布活性炭口罩
-
超細纖維無塵擦拭布
-
防靜電工作服
-
無塵擦拭打印紙
-
防靜電膠皮台桌墊
-
防靜電工作鞋
-
金佰利無塵擦拭紙
- 防靜電丁晴乳膠手套
-
尼龍PU塗掌手套
-
防靜電手指套
-
防靜電工作椅凳子
-
防靜電門簾
-
粘塵墊
-
粘塵滾筒
-
防靜電手腕帶
-
防靜電元件盒托盤
-
超細纖維眼鏡布
-
防靜電鑷子
-
無塵棉簽
-
防靜電毛刷
- 防靜電屏蔽袋
- 初中高效空氣過濾器
- 洗眼器
- PE保護膜
- 鞋套
- 粘塵布
- 無塵淨化拖把
- 酒精瓶
- 防靜電液
- 自動鞋套機
- 全自動擦鞋機
- 納米無痕膠帶
- 無塵手套
- 防靜電環氧樹脂地坪
- 防噪音耳塞
- 一次性薄膜手套
- 一次性雨衣雨披
- FFU層流罩過濾單元
- 無紡布防護服
- 砝碼式阻抗儀
- 人體綜合測試儀
- 人體靜電消除球
- 智能鞋覆膜機
- 潔淨室用品網
- 廣貨網上行
- 防靜電產品網
- 無塵室用品網
- 防護一次性口罩
- 東莞無塵布生產廠家
- 防靜電周轉車
- 東莞防靜電台墊廠價直銷
- 東莞防靜電服生產廠家
- 東莞無塵紙生產廠家
- 東莞防靜電鞋生產廠家
- 鞋底覆膜機
-
金佰利係列
- 二代身份證閱讀器|身份證識彆儀
- 離子風槍|離子風機|防靜電設備
-
周轉箱|防靜電周轉箱
-
中空板|防靜電中空板
文章詳情
電子元器件的靜電解決辦法
日期:2025-05-08 00:14
瀏覽次數:4129
摘要:
1.靜電放電
靜電放電(ESD)是大家熟知的電磁兼容問題,它可引起電子設備失靈或使其損壞。當半導體器件單獨放置或裝入電路模塊時,即使冇有加電,也可能造成這些器件的長久性損壞。對靜電放電敏感的元件被稱為靜電放電敏感元件(ESDS)。
如果一個元件的兩個針腳或更多針腳之間的電壓超過元件介質的擊穿強度,就會對元件造成損壞。這是MOS器件出現故障*主要的原因。氧化層越薄,則元件對靜電放電的敏感性也越大。故障通常表現為元件本身對電源有一定阻值的短路現象。對於雙極性元件,損壞一般發生在薄氧化層隔開的已進行金屬噴鍍的有源半導體區域,因此會產生泄漏嚴重的路徑。
另一種故障是由於節點的溫度超過半導體矽的熔點(1415℃)時所引起的。靜電放電脈衝的能量可以產生局部地方發熱,因此出現這種機理的故障。即使電壓低於介質的擊穿電壓,也會發生這種故障。一個典型的例子是,NPN型三極管發射極與基極間的擊穿會使電流增益急劇降低。
器件受到靜電放電的影響後,也可能不立即出現功能性的損壞。這些受到潛在損壞的元件通常被稱為“跛腳”,一旦加以使用,將會對以後發生的靜電放電或傳導性瞬態表現出更大的敏感性。
要密切注意元件在不易察覺的放電電壓下發生的損壞,這一點非常重要。人體有感覺的靜電放電電壓在3000 — 5000V之間,然而,元件發生損壞時的電壓僅幾百伏。
靜電放電的危害效應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認識到的,這是由於新技術的發展導致元件對靜電放電的損壞越來越敏感。靜電放電造成的損失每年可達到幾百萬美元以上。因此,許多大型的元件和設備製造廠引進專業技術以減小生產環境中的靜電積累,從而使產品合格率和可靠性提高了許多。用戶根據自己的經驗也懂得了防治靜電放電損害的重要性。
2.如何對付靜電放電?
控製靜電積累的**步是要弄清楚靜電荷的產生機理。
靜電電壓是由不同種類的物質相互接觸與分離而產生。儘管摩擦能夠使電荷積累得更多,但是摩擦並不是必要的。這種效應即是大家熟知的摩擦起電,所產生的電壓取決於相互摩擦的材料本身的特性。磨擦起電序列表列出了各類物質的帶電難易程度。對於相互接觸的兩種物質,電子會從序列表較上的物質轉向較下的物質,這樣就會使兩種物質分彆帶正負電荷。序列表中的物質離得越遠,各自所帶的電荷數量也越大。常見物質的磨擦起電序列如下表所示:
3.實際問題解決
問題的解決包括:如果靜電放電敏感元件(ESDS)在生產和維護期間暴露在外麵,那麼在這些元件附近,應防止電荷的積累,並且在運輸和保管過程中,將這些元件按防靜電放電的方法包裝。
防止靜電放電,有許多方法可以采用。*好的辦法是滿足要求且成本*低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對於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場合都是不同的。
4.靜電放電保護區域(EPA)
靜電放電保護區域(EPA),有時指**操作區,是任意一種靜電放電控製措施的核心所在。在此區域中,靜電放電敏感元件(ESDS)或電路板,或包含這些的組件,都可以很**地工作,因為電荷的數量得到控製,而不會產生破壞性電壓。這種區域中通常包含工作台或工作台組、工作站、自動插件機一類的處理設備或者一塊生產區。EPA的範圍必須清楚的標明,*好設置一圍欄以防止未經允許的無關人員入內。EPA區域內應使用靜電荷積累*小的材料,並且可使電荷以受控製的方式泄入到大地中。
5.**性
EPA內一般有加電的工具和設備。在這種環境中,將單個物件或設備直接連接到地是很危險的。正是由於此原因,腕套接地導線、轉輪及腳趾帶箍的連接處均要串入一隻不低於1M的電阻。有些腕套接地導線的每端均有一隻這樣的電阻,因此,即使腕套接地導線接在加電維修的產品的帶電接線端,也不會有危險。
腕套接地導線測試儀是一種檢測電阻的阻值是否合適(如果太高 ,不可能實現等電勢搭接;如果太低,會出現**危害)的儀器。
腕套接地導線要配以可快速拔下的與其它電氣插座不兼容的插頭,這樣可以保證它不會誤插到其它電氣插座上,並且,在緊急情況下容易拔下。
6.靜電放電保護區內的實際工作
在靜電放電保護區內,如果不遵守明確的工作規範,電荷和電勢就不能保持在允許的範圍內。一些會導致問題的例子包括:將裝在不抗靜電的塑料封麵內的文件、塑料容器、杯子等帶進靜電放電保護區內,使用會破壞地板或工作表麵靜電特性的清潔劑。
有關人員應接受足夠的訓練,不僅學習需要遵守的規程,還要了解必須遵守這些規程的理由。了解可能損壞的元件的有關參數也是有用處的。
應指定專人負責靜電放電保護區的保養與維護,同時還要對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這些檢查也應作為質量管理體係認證的一部分加以核查。
7.運輸與存放
運輸帶引腳的元件時,通常使用導電泡沫材料。這可以防止元件引腳間出現較高的電勢差,對於雙列直插式封裝的元件,在散裝運輸過程中常采用靜電損耗性管。
對於線路板組件,當位於靜電放電保護區外時,應將其置於靜電屏蔽袋或導電搬運箱內進行運輸。有的包裝袋使用導電材料製成,它可確保所有元件在穩定條件下處於同一電勢,同時將偶然跑到袋上的靜電荷耗散掉。這種方法不能用於帶電池的電路板,對於這種情況,應采用襯裡是靜電損耗性材料的,而外層是導電材料的包裝袋。這種袋子的價格更高,但可對加電和未加電的組件提供極好的保護作用。同樣,內部裝有固定電路板的導軌的導電箱不能與邊緣上有裸露連接器的加電電路板一起使用。
8.現場維修
現場需要維修的產品上要設置一個靜電連接點,這樣,維修技術人員在打開設備的蓋子之前,可以將腕套的接地導線連上。備件應放在靜電屏蔽袋或箱子中進行運輸,除非備件中不包含靜電放電敏感元件。如果模塊工作在暴露狀態下,應將靜電損耗性地板墊連接到產品的靜電搭接點上,作為工作麵使用。
9.有關標準
1987年,英國進行了將實踐規程編製成文件的**次嘗試,其成果是BS5783。與其說這是一個關於應該進行哪些檢測的標準,更不如稱其為一個實踐規範條款。這項工作的**階段是將這個標準轉換歐洲組織中的一個規範,其編號是CECC 000151,其標題為:“基本規範:靜電敏感元件的保護**部分:總體要求”。該標準1991年出版,1992年重新編號為EN 1000151。其它部分在1993年(**部分:低濕度條件要求)和1994年(第三部分:清潔區要求,第四部分:高壓環境要求)出版。這些部分的內容超出本文討論範圍。
標準不僅包括安裝、維護和檢驗本文所述的措施方麵的要求,而且也詳細闡述了包括測試方法在內的靜電保護器件自身的詳細要求。
技術和工藝的不斷發展和執行標準中積累的經驗,以及自動化機械設備的普遍使用,使這些標準得到不斷完善,包括使其結構更加合理化,同時將用戶指南從標準化版本中分離出來。修訂工作已納入國際電工委員會所組織的國際論壇中,新製定的標準將在IEC 1340係列中發布,毫無疑問,這與歐洲標準是相輔相成。
靜電放電(ESD)是大家熟知的電磁兼容問題,它可引起電子設備失靈或使其損壞。當半導體器件單獨放置或裝入電路模塊時,即使冇有加電,也可能造成這些器件的長久性損壞。對靜電放電敏感的元件被稱為靜電放電敏感元件(ESDS)。
如果一個元件的兩個針腳或更多針腳之間的電壓超過元件介質的擊穿強度,就會對元件造成損壞。這是MOS器件出現故障*主要的原因。氧化層越薄,則元件對靜電放電的敏感性也越大。故障通常表現為元件本身對電源有一定阻值的短路現象。對於雙極性元件,損壞一般發生在薄氧化層隔開的已進行金屬噴鍍的有源半導體區域,因此會產生泄漏嚴重的路徑。
另一種故障是由於節點的溫度超過半導體矽的熔點(1415℃)時所引起的。靜電放電脈衝的能量可以產生局部地方發熱,因此出現這種機理的故障。即使電壓低於介質的擊穿電壓,也會發生這種故障。一個典型的例子是,NPN型三極管發射極與基極間的擊穿會使電流增益急劇降低。
器件受到靜電放電的影響後,也可能不立即出現功能性的損壞。這些受到潛在損壞的元件通常被稱為“跛腳”,一旦加以使用,將會對以後發生的靜電放電或傳導性瞬態表現出更大的敏感性。
要密切注意元件在不易察覺的放電電壓下發生的損壞,這一點非常重要。人體有感覺的靜電放電電壓在3000 — 5000V之間,然而,元件發生損壞時的電壓僅幾百伏。
靜電放電的危害效應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認識到的,這是由於新技術的發展導致元件對靜電放電的損壞越來越敏感。靜電放電造成的損失每年可達到幾百萬美元以上。因此,許多大型的元件和設備製造廠引進專業技術以減小生產環境中的靜電積累,從而使產品合格率和可靠性提高了許多。用戶根據自己的經驗也懂得了防治靜電放電損害的重要性。
2.如何對付靜電放電?
控製靜電積累的**步是要弄清楚靜電荷的產生機理。
靜電電壓是由不同種類的物質相互接觸與分離而產生。儘管摩擦能夠使電荷積累得更多,但是摩擦並不是必要的。這種效應即是大家熟知的摩擦起電,所產生的電壓取決於相互摩擦的材料本身的特性。磨擦起電序列表列出了各類物質的帶電難易程度。對於相互接觸的兩種物質,電子會從序列表較上的物質轉向較下的物質,這樣就會使兩種物質分彆帶正負電荷。序列表中的物質離得越遠,各自所帶的電荷數量也越大。常見物質的磨擦起電序列如下表所示:
3.實際問題解決
問題的解決包括:如果靜電放電敏感元件(ESDS)在生產和維護期間暴露在外麵,那麼在這些元件附近,應防止電荷的積累,並且在運輸和保管過程中,將這些元件按防靜電放電的方法包裝。
防止靜電放電,有許多方法可以采用。*好的辦法是滿足要求且成本*低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對於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場合都是不同的。
4.靜電放電保護區域(EPA)
靜電放電保護區域(EPA),有時指**操作區,是任意一種靜電放電控製措施的核心所在。在此區域中,靜電放電敏感元件(ESDS)或電路板,或包含這些的組件,都可以很**地工作,因為電荷的數量得到控製,而不會產生破壞性電壓。這種區域中通常包含工作台或工作台組、工作站、自動插件機一類的處理設備或者一塊生產區。EPA的範圍必須清楚的標明,*好設置一圍欄以防止未經允許的無關人員入內。EPA區域內應使用靜電荷積累*小的材料,並且可使電荷以受控製的方式泄入到大地中。
5.**性
EPA內一般有加電的工具和設備。在這種環境中,將單個物件或設備直接連接到地是很危險的。正是由於此原因,腕套接地導線、轉輪及腳趾帶箍的連接處均要串入一隻不低於1M的電阻。有些腕套接地導線的每端均有一隻這樣的電阻,因此,即使腕套接地導線接在加電維修的產品的帶電接線端,也不會有危險。
腕套接地導線測試儀是一種檢測電阻的阻值是否合適(如果太高 ,不可能實現等電勢搭接;如果太低,會出現**危害)的儀器。
腕套接地導線要配以可快速拔下的與其它電氣插座不兼容的插頭,這樣可以保證它不會誤插到其它電氣插座上,並且,在緊急情況下容易拔下。
6.靜電放電保護區內的實際工作
在靜電放電保護區內,如果不遵守明確的工作規範,電荷和電勢就不能保持在允許的範圍內。一些會導致問題的例子包括:將裝在不抗靜電的塑料封麵內的文件、塑料容器、杯子等帶進靜電放電保護區內,使用會破壞地板或工作表麵靜電特性的清潔劑。
有關人員應接受足夠的訓練,不僅學習需要遵守的規程,還要了解必須遵守這些規程的理由。了解可能損壞的元件的有關參數也是有用處的。
應指定專人負責靜電放電保護區的保養與維護,同時還要對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這些檢查也應作為質量管理體係認證的一部分加以核查。
7.運輸與存放
運輸帶引腳的元件時,通常使用導電泡沫材料。這可以防止元件引腳間出現較高的電勢差,對於雙列直插式封裝的元件,在散裝運輸過程中常采用靜電損耗性管。
對於線路板組件,當位於靜電放電保護區外時,應將其置於靜電屏蔽袋或導電搬運箱內進行運輸。有的包裝袋使用導電材料製成,它可確保所有元件在穩定條件下處於同一電勢,同時將偶然跑到袋上的靜電荷耗散掉。這種方法不能用於帶電池的電路板,對於這種情況,應采用襯裡是靜電損耗性材料的,而外層是導電材料的包裝袋。這種袋子的價格更高,但可對加電和未加電的組件提供極好的保護作用。同樣,內部裝有固定電路板的導軌的導電箱不能與邊緣上有裸露連接器的加電電路板一起使用。
8.現場維修
現場需要維修的產品上要設置一個靜電連接點,這樣,維修技術人員在打開設備的蓋子之前,可以將腕套的接地導線連上。備件應放在靜電屏蔽袋或箱子中進行運輸,除非備件中不包含靜電放電敏感元件。如果模塊工作在暴露狀態下,應將靜電損耗性地板墊連接到產品的靜電搭接點上,作為工作麵使用。
9.有關標準
1987年,英國進行了將實踐規程編製成文件的**次嘗試,其成果是BS5783。與其說這是一個關於應該進行哪些檢測的標準,更不如稱其為一個實踐規範條款。這項工作的**階段是將這個標準轉換歐洲組織中的一個規範,其編號是CECC 000151,其標題為:“基本規範:靜電敏感元件的保護**部分:總體要求”。該標準1991年出版,1992年重新編號為EN 1000151。其它部分在1993年(**部分:低濕度條件要求)和1994年(第三部分:清潔區要求,第四部分:高壓環境要求)出版。這些部分的內容超出本文討論範圍。
標準不僅包括安裝、維護和檢驗本文所述的措施方麵的要求,而且也詳細闡述了包括測試方法在內的靜電保護器件自身的詳細要求。
技術和工藝的不斷發展和執行標準中積累的經驗,以及自動化機械設備的普遍使用,使這些標準得到不斷完善,包括使其結構更加合理化,同時將用戶指南從標準化版本中分離出來。修訂工作已納入國際電工委員會所組織的國際論壇中,新製定的標準將在IEC 1340係列中發布,毫無疑問,這與歐洲標準是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