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紫金礦業個中臉譜耐人尋味

日期:2025-05-07 04:10
瀏覽次數:3392
摘要:

近日,媒體曝光了國內*大的金礦企業、已在香港上市的紫金礦業旗下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汙水池本月3日發生滲漏,造成汀江流域局部汙染。其間泄漏汙水9100立方米,僅流域附近魚類死亡就達到378萬斤。(新華社7月12日)
     
     
在各類汙染事件頻發的今天,紫金礦業此次導致的危害其實並非*為嚴重的,但它是一台難得的“大戲”,其中粉墨登場的那些角色,個中臉譜耐人尋味。紫金礦業個中臉譜耐人尋味

先來看看當地政府。據官方消息稱,3日滲漏事故被發現後,政府及時介入並進行了有效管控。4日下午2點半滲漏被控製,新的汙水滲漏停止。而幾天後的8日,汀江流域監測信息表明受影響水域的水質據說已經達到國家三類地表水的標準。如果上述信息屬實,當地政府的處置即使不說是高效有力,也算是及時有效,然而這份成績卻極為反常地在事發九天後的12日才向社會大眾以及媒體公布,難免讓人疑竇叢生。當然,強調一下,根據2009年製定的《福建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何時公布以至於是否公布環境事件,那都是政府的權力,旁人無緣置喙。不過正是在這九天當中,似乎與政府相關的一切問題都已被徹底擺平,譬如滲漏問題、水質監測問題、汙染治理問題等等。至於泄漏的廢水,官方鑒定稱之為含銅的酸性廢水,不含劇毒物質,同時卻“粗心”地忘記了公布那些難以降解的重金屬銅是否還留存在汀江流域的河水中,而河水裡又是否含有其他的非“劇毒”?

接下來看一看企業。就像我們不能指望福建當地政府在事件發生一周後就宣布為“國家災難”,也不能指望紫金礦業的董事長會像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的BP***海沃德那樣,一麵在美國國會被罵得狗血淋頭,一麵還得向受害民眾賠禮賠錢,*後還得大出血設立一個巨額的、包括公共生態環境與私人生活在內的賠償基金。可以說紫金礦業的管理層簡直“幸福”得令人發指——不但用“會引起恐慌”這種理由來為其早有前科的隱瞞重大信息問題詭辯,而且事發至今也冇有看到該公司任何一個高層站出來對當地居民說聲抱歉。至於公司所承諾的**賠償,目前看來似乎也很難在一個透明公開的程序下進行,更不用說對公共環境的賠償了。

再來看一看媒體的表現。從新華社披露此事開始,幾天來似乎不少報道此事的媒體都把它看作是一個上市公司欺騙股東,未能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新聞,好像事件隻影響了投資者的知情權,而與沿江百姓的起居飲食,漁民們的生計無甚關係!

還有一個我們**不能忘掉的角色,就是那些*直接的受害公眾,那些受汙染流域的客家居民和以打魚為生的漁民們。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美國沿海的居民們或抗議或提起集體訴訟,為自己的生活生產權利爭取賠償討要說法。這些景象在汀江汙染事件中卻變得不可想象。

這就是紫金“汙染門”的意義:也許,上述一張張臉譜背後的因素,才是比礦廠滲漏流毒更深、危害更巨的汙染。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2773號